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纸业观察  > 正文

万里接力 联通天地

时间:2021-10-18 16:09:49    

万里接力 联通天地

10月16日凌晨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。在这成功的背后,凝结着天南海北无数中国航天一线测控人的心血。

东风站:传好载人航天测控“第一棒”

东风站是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最近的测控站,是能够最早对神舟飞船实施测控、为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联系搭建通道的地方,是载人航天“第一棒”测控站。东风站只有最早发现、捕获目标,并进行有效测控,才能把测控的接力棒交给后面的测控站。这犹如接力赛跑,有丝毫闪失都会影响航天发射的全局。

已参加工作11年的东风站负责人席磊磊告诉记者,像这样的航天任务他已参加了好几次,每一次都全力以赴。从文书拟定、方案学习到流程演练、预案完善,每个环节他们都反复验证,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,“我们要尽最大努力,把最充分的测控手段做在地面,把余量留在天上。”席磊磊说。

“发现目标”“开始跟踪”“双捕完成”……飞船升空后,分系统指挥员李登鑫喊出口令,信道岗位李睿的上下行信号稳稳保持。当任务成功的消息传来,整个机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远望3号船:护送神十三精准入轨

作为此次任务的海上接力测控唯一一棒,远望3号船为飞船精确入轨提供了关键测控支持和数据通信保障。

火箭升空飞行约10分钟后,远望3号船在任务海域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,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飞船遥测信号,同时对飞船开展测量工作,快速、准确、高效地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送数据。整个海上测控过程持续约7分钟,为飞船正常运行和通信畅通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“此次任务是远望3号船在神舟十号任务后时隔8年又一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,设备、人员都有较大变化。”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总工程师刘冰说,“为消除一切问题隐患,我们将载人航天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到任务准备各个环节、各个要素,严密开展技术准备工作,不断优化设备参试策略,确保此次任务的精准可靠、圆满成功。”

“本次任务中,远望3号船主要承担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段遥测、外测、遥控、数传和话音等任务。任务过程中,我们及时准确发现并捕获目标,快速建立了天地测控信道,有效确定飞船运行轨道,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。”远望3号船副船长刘晓祥告诉记者,远望3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二代远洋航天测控船,20多年来远涉重洋50余次。本次任务是远望3号船今年第4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。

西安卫星测控中心:护航飞船“双保险”

火箭飞行约10分钟后,大屏实时画面与遥测数据同时显示船箭分离,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轨道计算岗位科技人员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。很快,飞船初始轨道与分离点参数便计算完成,相关数据同步传至北京中心并实现比对,为判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

“针对此次任务的新情况、新特点,中心通过改进中心计算机系统,优化轨道计算模式,实现了对载人飞船初始轨道以及分离点参数的快速计算,尽最大可能确保时效性。”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杨永安告诉记者,在载人航天任务中,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轨道计算备份中心,在测控通信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,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共同负责对航天器发射入轨、在轨运行等阶段进行精准跟踪监视与计算分析,“完成计算后,两个中心需通过数据比对,确保两者计算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以内,才能实时判断飞船的轨道数据、运行工作状态、返回舱落点等信息。”杨永安说。

“‘备份’是世界航天界通用的国际惯例,可为载人航天任务的测控工作设置牢固的‘双保险’。”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杨开忠介绍,目前,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近地轨道航天器的测量精度已达到了厘米级。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测控任务中,中心计算出的返回舱理论落点与实际落点相差仅不足百米,刷新了载人飞船返回舱落点预报精度新纪录。

(本报记者 章文) 【编辑:刘星辰】

X 关闭

最新推荐

Copyright  © 2015-2022 青年纸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